安娜看着这张《雷雨天的老教堂》,她又想起了这句刻在伊莲娜庄园长阶扶手上的话。
她能认出这不光是英式教堂,还是殖民地式的英式教堂,也是因为同样的缘故。
在19世纪欧洲中心主义的视角下。
传教士带着怀中的福音书,伴随着殖民船走向世界,是将所谓的“文明”向所谓的“野蛮”传播。
教堂更是核心建筑,往往会在殖民地统治的最初便计划着开始修建。
理论上它要建的一丝不苟才可以,比如像法国人占领越南时期,在越南的首都修建圣母堂的时候,相传建筑里每一块砖,都是从法国本土专程运输而来的。
可实际上。
还是有很多教堂即使整体上遵循欧洲式的建筑规范,小的细节处依然会体现本地化的特色。
本土的美学理念,同样也会影响到教堂的设计与运行。安娜甚至在非洲马里见过造型非常有当地特色的传教士教堂。
文明的影响是相互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