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艺术界版本的“宝藏名单”。
达芬奇的稀缺性,使得连这些拥有达芬奇的客户名字本身,都成为一种宝贵的独家市场资源,被那些中间人捏的死死的。
每一次这些作品的所有权出现变更,只要流传出来,被外界知道,都是艺术领域惊天动地的大消息。
最近的一次是两个月前。
安娜·伊莲娜小姐捐赠了她手中由伊莲娜家族所持有的达芬奇的素描稿《缪斯之翼》。
再往前就是2017年。
2017年是少见的“达芬奇之年”。
这一年同时有两幅达芬奇的作品进入了拍卖行,一幅油画《救世主》接近5亿美元。另外一幅则是篇幅很小,笔触很简单的素描《熊的头部》,就五厘米左右一张扑克牌的大小,接近1000万美元。
再往前的可靠消息竟然便是快要20年前的事情了,要追溯到2001年的一次佳士德大拍。
进入21世纪以来的二十余年里,总共就这寥寥几个案例,就那么寥寥几幅作品,里面还有不止一张的作品传承是模糊或者存疑的。
“达芬奇”相关的一切话题,天然便是活在聚光灯下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