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花朵姿态在国画里术语叫做“下仰全放”。
根据菊花绽放时的姿态。
顾为经在开始雕刻的时候,便准备让花枝从茶墩的边沿向着中心延伸。
在边材上雕刻出沿伸的枝脉和交叠的叶片。
在心材部分,刻出菊花外侧大而圆,千瓣垂卷的怒放姿态。最里面的那一圈髓心,则是花蕊。
所谓的花蕊,便是菊花中间跟卷心菜般,蔟在一起的含芯小瓣。
因为瓣最小,抱的最紧最密。
所以看上去会比周侧的花瓣颜色更深。
这样的刻法才是完全顺着木材走势的刻法,如果印在纸上,变成了版画时,也是保留“木味”保留的最足的刻法。
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难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