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让观众在展台前方不由自主的驻足欣赏的力量都没有,别人看都懒的看一眼,再去谈什么思想性,哲学性。
不过是对镜摘花,对水捞月,在空谈一些遥不可及的事物罢了。
能抓住观众的眼睛,是一幅优秀的视觉艺术作品最基础的要求。
先去谈“看”,再谈其他。
但是如果只追求看到作品的第一眼时的吸引力,也会造成问题。
那么一场艺术展览上的内容,便难以避免的会向着标题化、猎奇化、高概念化的纯视觉轰炸而倾斜。
博取眼球,争夺流量,便会成为了一幅作品在被创作时最重要的目的,而非一幅足够优秀的作品所附带的自然属性。
举个不太恰当的比喻。
这里面的差别其实就像一本《花花公子》和一本《战争与和平》摆在展台上。
第一时间,大多数人的目光其实都会不由自主的落在《花花公子》这样的艳情杂志之上。
但是如果把时间线拉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