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录取机会,可想而知,是多么的紧俏。
每一个被录取的学生,要不然他们自己能写出一本《风雨哈佛路》这样的书出来。
要不然他们的老爸,他们老爸的老爸,能写出一本《风雨哈佛路》或着《财富五百强投资指南——我是如何成为花旗银行董事》类似的书出来。
这就是欧美这种推荐制,所谓“综合考量式”的录取标准的弊端。
在任何一所名校的校友会,捐楼帮们都是广泛存在的。
反正只要别写的是《我的奋斗》。
就无所谓。
话又说回来,「大师计划」的录取名额无论多么的紧俏,它毕竟依然只是一个面向学生阶段优秀艺术生的录取项目而已。
它是学生们竞争的舞台,内部存在的操作空间就很大。
如果想走艺术创作路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