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零七章 与僧论法 (2 / 15)

作者:杏子与梨 最后更新:2025/7/13 1:21:05
        本地人很多奉行特殊习俗,当家里的男孩子真正要踏足的社会的时候,要先送去庙里出一次家,才能表示“他已经真正的长大成人。”

        就和非洲部族孩子长大了,要去猎一只狮子才能代表有正式的资格踏入成人社会,一个道理。

        都是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不过在东南亚便成了当和尚。

        无论出家,还是还俗,在本地手续都非常的方便。所以泰国、缅甸、斯里兰卡这些国家,僧侣文化和本土居民生活,贴合的极为紧密。

        大街小巷都都能看到年轻的僧侣。

        乃至只有五六岁大,却也穿着僧袍在街上走过的小沙弥。

        甚至一些社会名流,达官贵人,都曾经出家过。

        这一点,倒和日本的平安时代里,天皇公卿动不动就跑到寺院里出家,改当法皇有点相似。

        “经我个人研究,觉得叫beor(信众)或者donor(布施者)更合适一点,但本地佛学院的慧花法师说,前者太过正式拗口了,后者有讨要供养之嫌,有铜臭气,不如直接叫SON,老外听起来……”僧人有些羞赧的解释。

        “大师,您住在一座价值十几亿美元的黄金宫殿里,还谈铜臭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