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童祥想了想,一脸严肃的点了点头。
没懂。
好吧,咱确实没文化。
东西方传统的艺术理论著作,后人读起来都有各自的难点。外国的书籍难点集中在语言上,几百年前最严肃正统的经卷全是用拉丁文写的,连小黄文恨不得都是希腊语版的。这是中世纪上流学者所能接受的最通俗的语言。
连法语都不行。
英语文献著作的地位讲道理还不如阿拉伯语文献。
世人印象里,那个时代的代表性英语写作大家,诸如莎士比亚这些人的高大形象,其实都经历了一个在十七、十八世纪的再发现过程,他们从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种德高望重的搞严肃文艺创作的老先生。
文学系的一句暴论,在莎士比亚所生活的时代和他死后的二百年间时光里,他的个人形象其实很近似于文艺复兴时代的郭德纲,而非大文豪。
而那些古代一手文献著作,今日西方搞美术史研究的学者读起来都超级费力,英文版则通常不太可靠。
而东方文献的优势是,华夏文脉一脉相承,绵延未绝。
不用专业的古语言学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