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但并非没有意义……
这是墨檀在多年前对当今教育体系所做出的评价。
时至他与伊冬的这个年代,国内用来培养人才的标准已经不再是‘分数为王’这种堪称滑稽的模式了,尽管过去的所有学科依然存在,但却也留给了青少年们足够多的选择空间,立志想造飞船大炮的学生可以不用在诗词歌赋以及揣摩文章方面花费太多精力、喜欢研究文学的人只要知道怎样避免被电死就足以在物理科目上过关、醉心于书画音乐等方向的学生也无需苦练长跑跳远才能拿到中学毕业证……
义务教育这四个字中的侧重点逐渐变成了‘教育’而并非‘义务’。
必修科目只有历史、中文以及如今与汉语各占半边天的英语。
至于其他科目……就如同上述所说,物理学到不至于让自己被电死的程度就好、化血学到不至于让自己被毒死的程度就好、政治学到不会让自己被查水表的程度就好~
至于更深层次的知识,全凭个人选择。
分数依然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但‘想法’与‘创新’所占据的比重也在稳步提升。
作业这种东西依然存在,但却逐渐变得灵活而生动,比如‘用五百字以内的篇幅尽量简短地阐述你会说人话’这种不存在标准答案的玩意儿,而并非只是一种单纯用于浪费纸张的‘任务’。
总而言之,通过上述这段还算简短的介绍,我想表达的观点只有一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