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高逸给蒋应昌的回信可是高枕无忧,甚至还嘲笑蒋应昌,我任职的这个名山县啊,是一点儿都不怕流寇,因为身边全是土司,可怕的人太多了。
董部的董卜韩胡、天全的土司高际泰、六番招讨使杨之明,哪个是好相处的人物,如果农民军穿越重重阻隔打到他面前,练再多民壮也没有用。
结果刘承宗就真来了,实属梦想照进现实。
知县被这消息冲击得满脑子浆糊,有心把两个脚夫喊到县衙问问情况,刘承宗分明在青海,怎么会跑到四川来。
知县高逸扑了个空,派去找脚夫的衙役回来报信,说人找不到了,不光那俩脚夫,县城所有脚夫及家眷都找不到了,一下县里少了大几百人。
这可急坏了高知县,名山县不注重操练民壮,就连三班衙役,因为平时事少,招的都不多,真遇上事连马快都凑不出一队。
别无他法,高逸只能从几个大姓出身的书办家借来三十几个僮仆,骑快马一路追赶。
结果万万没想到啊,脚夫没追回来,三十几个骑马僮仆也没回来,这事把高知县扰得焦头烂额,恨不得在衙门大堂扇自己嘴巴。
你说多管这闲事儿干嘛呢?好端端的,本来走些个脚夫也不算啥事,这下可好,他欠了书办们三十几匹马,这事若硬要他还,属于三年知县白干了。
高知县绝对不算清官儿,但也不是很过分的贪官,该干的活儿就勤快、不该干的活儿就推脱、该收的礼就收、不敢收的就不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