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宗室并非不给朝廷助饷,自万历末年萨尔浒兵败,便变得极为频繁。
当然每次助饷的数额确实没有太大,通常都是一个藩府捐个一千到三千两白银。
这非但不少,而且是格外巨大的一笔财富。
因为藩王宗室限于制度,是很特殊的一批人。
他们在认知里,跟大千世界就压根儿没关系。
这帮人绝大多数都生在萧墙之内,一辈子长在萧墙之内,最终同样老死萧墙之内。
给朝廷捐资助饷,跟扔王宫湖里有什么区别?
答案是扔湖里能打水漂。
所以指望藩王为一个与自己毫无关联的世界毁家纾难,拿出更多家产助饷,根本就不现实。
他们能做最多的,就是像汉中瑞王朱常浩那样,因为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时代都在紫禁城里长大,他对那里有记忆,也对天下有概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