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死了半天又诈尸一样,缓缓收缩眼睑,将瞪大的眼睛恢复正常,语速也越来越快,道:“若今夜有大敌,必由北进渡河而来。”
支撑他这一判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地形。
刘承宗的军队在狭长地形上摆不开,无法发挥兵力优势,真要过来,铁定是拉开战线渡河,伺机重点突破,撕开云南军防线。
但即便如此,左良玉心里其实依然不信,刘承宗会发动夜间会战。
罗汝才能夜袭,那是因为他之前就驻军宝鸡,对宝鸡县外的地形地势、沟渠田垄都很熟悉,可以说是实地勘察很多遍了。
而刘承宗的主力军队根本没这个机会、没这个条件,既不知道进攻路线,也不知道撤退路线。
不勘察地形地势,夜间会战一旦失利,军队便不知往哪撤退,大军顷刻就会崩塌;甚至就算胜利了结果也一样,不知道该向哪继续进攻,迟早在追击中崩溃。
在这一点上,左良玉的思路特别正,正到几乎跟刘承宗的思路一样。
渭河北岸五里地,刘承宗的前哨塘骑在荒废农田上摸黑刨了几个土坑,歪歪斜斜,连到一起都只能连成一个大对勾儿。
人们在各个土坑南边搭上幕布遮蔽,于坑内点燃篝火,作为后方军队的指引标识。
随后缓缓进军的各营,一个大队一个大队牵着战马驴骡走来,在参将的命令下止步,就地休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