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宗就是这场战争的大善人,明廷方面对刘承宗派兵来援感到感激。
反过来虽然刘承宗是漠南汗位的竞争者,黄台吉也对刘承宗此时出兵感到万分振奋,接盘的来了!
第一,他认为刘承宗虽然是中原群寇里武功盖世的大首领,但那就是个汉人莽夫,谈不上是他的竞争对手。
这从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能看出来,他派遣儿子豪格到元帅府去,拿出了最大的诚意与尊重,他们的敌人都是大明,远交近攻,完全可以联手灭掉蒙古,一同向大明发起袭击。
这是地理决定的天然盟军。
但凡是一个出色的首领,肯定都会先达成盟约再说,退一步说,也会妥善接见、互遣使臣——即使敌视,两边山河路远,有心兵戎相见也没那个能力,何必树敌?
偏偏刘承宗充满了汉人式的眼高于顶与莽夫的短视,他儿子连刘承宗一面都没见到,就被遣返回来了。
就这么个没有一点政治、外交能力的草寇,蒙古就算全扔他手上,迟早也得败光了。
第二,如果刘承宗真的没有一点政治和外交的才能,那他的砍人能力一定是非常的出类拔萃,才能在西北砍出偌大家业。
这么能砍人的个玩意儿,你跟他对砍那不是傻子吗?
黄台吉的战略非常简单,尽管如今宣大的城池看上去唾手可得,但毕竟还没得,不趁着这个窗口期出边,万一低估了明军援军的行军速度或战斗力,出现一点儿小偏差,刘承宗的军队把边墙外一堵,被困在二道边墙里的后金军就得挨圈儿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