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还没吃饱,是因为杨国龙以一种审慎的态度观察着元帅府的作为,刘承宗对元帅府种植土豆、红薯卡的很死,明文规定仅允许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这两种作物。
尽管杨国龙不明白为什么,为了保证安全,杨国龙在领地中一律照做,也照搬了这条规矩。
实际上这已经是非常大胆的农业政策了,以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一种并不了解的作物,听起来占比不大,其实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就已经能让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跌至挣扎在生死线上。
照搬这样的规矩有好有坏,好处是减少了损失,阴冷的山地并不适合红薯大面积种植,坏处嘛,则是土豆种的有点少,如果能多种一些土豆,也许今年他的土民就能吃饱了。
粮食带来富裕,杨国龙的口袋鼓了,第一时间想干的事就是招兵买马,他想干这事已经很久了,但真事到临头,他不敢。
洮州的体量并不小,东边是十万农民军,北边是偌大的元帅府,没人注意到他,只是因为他像个鸵鸟,使劲儿把自己藏在山里,一旦开始招兵买马,别的不说,北边的元帅府一定会注意到他。
沙包大的拳头,一定需要一个头铁的把脸伸过来验证,杨国龙并不觉得自己扩军之后接得住刘承宗一拳。
万万没想到,他没扩军,刘承宗还是把拳头伸过来了。
九月初八傍晚,杨国龙在洮州的卓尼官寨见到了麾下快要累死的土兵,得知上万元帅军在昨日大举南下,浩浩荡荡地进驻临洮卫,在田间野地四处升起篝火,将原野照得如同白昼。
等他再派人出山,向北探查时,人已经过不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