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地大,他们早已无路可逃。
可似乎从元帅军登上城头那一刻开始,高台城外遍布危险的荒原,都比城内更安全。
随后北门也宣告开城,这座城是被高台百姓从内部冲开的,他们是这场战争中最大的失败者。
高台城内本身没有百姓,这是一座守御千户所的卫城,但是在杨嘉谟下令坚壁清野之后,这座城里就多了数百名牢骚满腹的百姓。
他们都是居住在高台城关的百姓,距离城内最近,在坚壁清野执行的第一时间响应总兵命令,焚毁拆除自家院落,把木石口粮运入城内。
这些人在坚壁清野过程中受到的待遇很好,军士们在一开始不着急的时候行为并不粗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人们也乐于听从。
对居住在高台左近的百姓来说,叛军就是叛军,因为他们的大明不仅仅是紫禁城里那个高高在上的皇上、权倾朝野的官员,而是高台城关方圆十里。
是一草一木、是左邻右舍、是走卒贩夫,是祖祖辈辈生老病死的土地,他们的大明就在这。
任何人以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攻陷这里,他们都不乐意。
但当被围困在城内一月,携带口粮用尽,朝廷援军遥遥无期,甘州失陷的消息接连传来,躲在城内的百姓难以忍受越来越坏的战争压力,人们也无法接受与守军同生共死的结局。
这种压力终于在肃州营攻上城头、东城守军擅自开城逃逸时达到极点,在城内非常混乱的情况下,数百名高台百姓伙同丧失坚守意志的守军冲开北门,沿黑河南岸向东逃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