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来的还是本地军队,他们也不怕,又不是初逢大乱,肃州跑过来的百姓都说了,那元帅军也是汉军,军纪还挺好,不抢不杀的,都在后悔听官府的逃难当流民呢。
你这会让我当流民去,那是万万不能啊!
官军动员都动员不起来,净剩下扯嘴皮子了。
老百姓在看热闹方面的胆量是很大的,根本不怕有饭吃的军队,三总管之乱,杨坚派兵讨伐尉迟迥,观战的老百姓组成人墙,隋军朝观战百姓放箭,利用四散百姓冲垮了尉迟迥的军阵。
但高台的情况不太一样,本来百姓跟执行坚壁清野的军汉吵得厉害,乡勇甚至推推搡搡想跟官军干一架。
大伙儿突然看见远处辫发的蒙古骑兵扬着长刀硬弓,那马蹄子在田垄上一脚深一脚浅的跑过来了。
和硕特骑兵本来马蹄子陷在水田和田垄上很难受,但看见老百姓跟官军那个内讧的样子就高兴了。
他们不是察哈尔也不是土默特,自从爷爷辈儿就缺少进入大明抢劫的经验,很天真的认为那些穿棉袄带婆姨娃娃的汉子对他们没有威胁,敌人就那点穿布面甲的明军。
但架不住在甘肃汉子的脑子里,压根儿就没有察哈尔跟和硕特的概念,看见他们的装束就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鞑子来啦!”
在第一个人发出呐喊的瞬间,一定有一些属于甘肃边民血脉里的奇怪东西被激活了。
大伙儿不推搡也不吵架了,两拨人同仇敌忾,一边护着婆姨娃娃往后撤,一边抄起弓弩腰刀链枷大棒往上涌,口中还纷纷喊着:“杀鞑子!杀鞑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