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四十五章 始作俑者 (2 / 9)

作者:夺鹿侯 最后更新:2025/9/18 19:59:10
        至少围在里面有水有粮,以拖待变。

        柴时华怕的不是巴桑的西番营,而是东边松山里的蒙古虏骑,在几次小队规模的冲突中,他的军队面对蒙古骑兵没能占到便宜。

        这事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别说说给柴时华听,他都不会信。

        对他们这代人来说,不论九边哪个边镇的军队,同等规模的兵力野地浪战,打上十次,边军就该赢上十次,没有其他可能。

        北虏想赢,三倍兵力勉强能在边军支援部队到来之前全身而退,五倍以上的兵力直突,如果组织结构比较好,才有可能把边军击溃歼灭。

        至于原因嘛,这边是披挂布面铁甲的步骑炮兵,对面是穿袍子射石箭骨头箭的牧兵,尽管确实都是军队,但装备水平差了一千年,也确实没啥光采的。

        偏偏这次不一样了,柴时华的塘骑报告了虏骑的特征,他们面对的几乎是一帮蒙古富二代。

        几支小队几乎有同样的披甲率,除了少数穿戴祖传镶铁皮甲,至少五成士兵穿戴锁甲、四镜甲甚至布面铁甲,带回来的箭头十支至多有一支是石簇或骨簇,剩下的全是崭新的锻打箭簇,还有专门配备破甲的梅针箭和杀人的鈹箭。

        他们甚至还见到了背负铁锅的骑兵和人马俱甲的具装虏骑。

        尽管马背上的蒙古人依然瘦瘦小小,可是在柴时华看来毫无疑问,大明对海寇数十年如一日的经济围堵破了功,穷凶极恶的西海蒙古被刘承宗重新武装起来了。

        面对柴时华送进障墙里的信,丁绍胤能说啥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