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只是刘承宗掌握地方情况的手段,一切手段都指向一个目的,酒泉绿洲的夏粮。
土地制度变革,几乎贯穿古中国每一次改朝换代与内部改革,记口授田也从来不是新概念,宋贤作为肃州掌管政事的官员,第一时间就了解到均田制度是元帅府的基本政策。
这个问题对他来说胸有成竹:“回大帅,肃州卫均田,应在每口二十到四十亩之间。”
巨大的数字把刘承宗惊了,脱口而出道:“这么多?”
其实这个数字本身并不大,只是刘承宗最熟悉的地方是河湟,那里地窄人稠,均田下去每口六七亩、一户人家也就二十亩地而已。
酒泉倒好,一口人就能授二十亩地。
他问道:“算下来,酒泉有二三十万亩地?”
“不止。”
宋贤解释道:“黑河流域历来是国朝……”
他话说一半,瞪着眼睛非常害怕地看向刘承宗,却见刘承宗无所谓地笑笑,摆手道:“接着说。”
“自明初起就在黑水灌既屯田,酒泉绿洲最早计田有近三十万亩,这还不算关外金塔寺的牧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