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这是朝廷造船,这条船的造价就是四十五两。
因为造船的所有材料都在征税范围内,成本仅仅是匠户的工食银。
而元帅府造船,就比较像大明的私人商贾或海寇造船,材料要么发动人力去采伐加工、要么就到新城甚至河湟采购,按市价计算,材料是白银三百六十两。
整艘船,合工料银四百零五两,五百个船匠加八九个兵工厂匠人忙活一个月,能下水十条。
兵工厂匠人借调到这边,主要负责打造船锚。
就比如这艘船,它有五条船锚,最大的叫看家锚,五百斤重,而且不能铸造,必须锻造,锚体和四爪需要分开锻造,再以锻焊工艺拢合,只能由军匠到水师衙门制造。
实际上巴图尔珲台吉已经被军器局工匠锻焊船锚迷住了,给卫拉特上贡的铁匠鞑靼能打造出最好的刀矛箭簇,也能金属抽丝做成箭矢难穿的锁子甲……但他们打不出这种大玩意。
或许铁匠鞑靼能打出铁锚杆和铁锚爪?
巴图尔珲台吉不知道,他从没见过铁匠鞑靼敲出这么大个儿的东西,更何况,怎么把这两个二三百斤重的大铁块子粘上啊?
元帅府的铁匠在锻炉上修出二层高的木脚手架,八个学徒拽着铁链把沉重的铁锚爪吊起来,四个学徒在下面用重锤连续敲击,铁匠师傅把筛细的黄泥均匀洒在断口,学徒在旁边拉着鼓风机,黄泥每洒一把,火就旺上一分。
把珲台吉看得如痴如醉,满面疑惑:“为啥用泥,能把铁粘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