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波函数,电子在未观测时处于混沌状态,但在观测时就会出现在观测的位置上,从而遮挡住视线,让人无法一窥原子内部的秘密。
从此,原子外围那层‘电子云’就成了人们了解原子的最大阻碍,为此科学家们费尽心思,耗资巨大的制造各种重量级的粒子加速器,就是想要撞开挡路的电子,从而看到原子内的情形。
可现在有了新的选择,那就是迪迦的微型化。
粒子加速器的原理就是把一束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后去撞击,从而破开外壳看到里芯。
有什么粒子,能比迪迦更坚硬呢?
而且迪迦不仅能自己加速,还能自主选择撞击位置和角度,从而让撞击效果最大化。
这可比用粒子加速器碰大运一般的反复撞击要好太多太多了。
可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不过堀井并不是想要迪迦充当粒子束聚变加速器,去撞击微观原子,而是想让迪迦充当眼睛,以最直观的方式,观察宇宙细菌达利和斯菲亚病毒之间的反应。
是吞噬,还是无视,亦或者.
虽说也能借助仪器来进行观测,但总归不那么的直观,更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准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