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人就要有工具人的觉悟。
贴标签、写纸团、找盒子、掏洞、抓阄、纸板做个飞标盘。
一盒探针摆手边。
一群人忙忙叨叨折腾一个多钟头,终于是将几个月前的“扔鞋”场景完全复现。
甚至连分组,都还是按照14个样本一组来的。
唯一区别是,这回有四百七十多种备选,分了34组,最后一组有15个。
标靶还是挂在三米开外。
骆一航又拿起一根趁手的探针,看着眼前标靶上密密麻麻的格子,很有压力啊。
要是一般人,这么小的格子,纯纯就是瞎蒙了。
但骆一航是一般人么,不一定。
捏着探针,骆一航凝神静气,转个身背对标靶,运转灵气心中默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