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人恍然大悟,“原来是刚改开时期友谊商店买的,怪不得不成系统,还都是明清民国居多呢,这些东西在当时存量大,时代近,被用来出口创汇。”
友谊商店是为外国人和华侨开的,里面只能使用外汇券,主要目的是赚外汇。
鉴宝人嘴里说着,手里也不停,悄悄打字:【看过当时介绍,那会儿小日子花钱最多,离得近,识货,贪便宜。其次就是中东土豪,别看来的人数少,真有钱啊,各个都是冤大头】
直播间里的观众特别赞同,丝绸一买就是两百匹,还有这一大堆古玩工艺品。
这是扫货来了。
“这些东西在当时花了不少钱吧。”鉴宝人赶紧问道,把注意力吸引过去,那边可是有个看得懂中国字的。
曼苏尔翻翻纪录,摇头道:“没有很多钱,很便宜,总共只有一百四十万美元,”
1980年的一百四十万美元。
还“只有”?
七十年代石油危机之后,中东土豪是真有钱啊。
而且,曼苏尔还真不是谦虚,他就没这个概念。
指着眼前这一片古玩说道:“当时,这些所有的,包括丝绸和茶叶,一百四十万美元。现在,这里随便拿出去一件,十万美元总有的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