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青花,延年益寿福字罐,漂亮,应该是晚清的,咸丰光绪年间……”
“同治年间的杯、壶、碟整套,还带火漆印啊,少见,好东西……”
“錾刻银护、缠枝花卉纹,铁锈斑,这是明朝宣德年官窑特点……”
“看看画,这首诗熟悉吧,枫桥夜泊,不是写的,这是碑帖,贴是老的,装裱是新的,应该是七十年代重新装裱过……”
“这首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诗是古诗,写字的人也是古人,爱新觉罗·奕志,他是嘉庆的第四子……”
“吴毂祥山水图,这位是晚清民国的画家,嘉兴人。临摹的文征明最有名……”
“石雕看不出是谁的作品,但是这是一方寿山石啊,技艺太精湛了……”
这批东西,看的过瘾啊。
“您家里这批东西,都够做一次拍卖,一次展览了,不少价值连城的,但您是对明清民国有偏好么?怎么几乎全是那时候的。”
而且也没个主题,像是随便买来的,有些费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