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使用芦苇同样差不多。
但是成本可是天差地别。
因为芦竹里还有个很特殊的品种。
上过太空的航育1号。
13年跟着神舟十号上太空进行过空间诱变实验。
回到地球后筛选出的一种超级芦竹。
成株能长到六七米高,亩产量五到十吨。
即便还是人工收割,那效率也比芦苇可高太多太多。
且芦竹耐旱耐涝、耐热耐寒,以及具有较强的耐盐碱性,还能在贫瘠的土壤和污染的土地上茁壮成长,种植地域广泛。
其实这个东西培育目的主要是是为了固碳减排,以及当做生物能源原料,作为化石能源替代的。
每生长一吨芦竹,需要从空气中吸收1.7吨二氧化碳,是森林吸碳能力的25到40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