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骆一航这边算,一个月消耗五百吨基料,一年六千吨。
需要铲掉四万亩芦苇荡。
会不会造成生态问题啊?
这还只是骆一航一家,等中国美味蘑菇宣传出去,需求量来了,生产规模起来之后,野生的芦苇荡供得上么?
即便供得上。
几万几十万亩芦苇荡,人工收割,又得多少工人,多少工钱。
种出来的蘑菇得卖到什么价。
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啊。
芦苇肯定不行,得找替代品。
产量上来了,又得找基料。
反正就是一关一关过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