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一航点点头,“不全是我做的,无人机现在都普及了,确实很省事。无人拖拉机是科学院研究的实验品,跟我合作的南方型号。他们北方型号在内蒙种牧草种棉花,已经用上了好几千台。菌菇房耗电大,太阳能便宜,另外我主要是靠卖蘑菇和种麦草做麦芽糖赚钱的,都用一套设备,所以盖的大些。豆子花那是东北黑土粮仓农业科技会战的项目,我那里气候合适,帮忙凑些杂交育种用的花粉。”
听完这些,张老指着骆一航,“小娃娃不老实。年纪轻轻的,就要张扬些,不要学老头子。有本事就是有本事。”
老人家很开明的,什么都知道。
骆一航笑笑,露出炫耀的表情,“我最骄傲的还没说呢,我搞了一个最先进,最厉害的育种实验室,专门培育新作物的,全国,乃至世界都是顶尖。”
“对咯,这样多好。”张老开怀大笑。
王师傅又接口了:“这娃子,厉害着呢,他那个实验室里,最近刚弄出来一种大土豆子,亩产一万多斤,就是不好吃,也不是吃的,专门拿来做酒精,医用酒精的原料。听说啊,等种出来,医用酒精的价钱能便宜一半。”
“真的?”张老闻言很是激动,甚至抓住了骆一航的手。
骆一航只好点头,“是真的,已经在山西吕梁和内蒙库布齐沙漠地带在进行试种,预估亩产能有一万三千斤。能便宜多少还说不准,但是医用酒精、工业酒精等相关产品,产量加大,弥补缺口是肯定的。”
听完。
张老把手一松,脸上露出一丝苦涩。
神情像是又陷入了回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