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后,下面又有人喊了,“钱不对吧,我咋听别的村,租一亩地给六七百呢。”
村长奶奶直接怼了一句,“那是啥地方,大平地,通水通电通公路。咱这啥地方,山沟沟,上台子的路都是人家航娃子自己修的。你看这么些年,有人来包地么。”
然后拿出文件来,“今年镇上给的指导价,基本农田一亩500,各村可以下浮两成。航娃子就咱村的,能跟外人一样?况且人家一下包上千亩,不得给优惠啊!”
喊话那人别别扭扭嘟囔着,“没准还有外人来呢么。”
骆一航耳朵尖,听见了,站起来喊道:“凤奶奶,外人来了那就是外人,把田包给我,我就在村里面,我公司那么多人,那么多车,您要万一有个头疼脑热,招呼一声,我把您往胳膊底下一夹,就送医院去咯。”
这话说的,全场哄笑。
但是笑完了,大伙一琢磨,还确实是这个理。
村里都是老人啦,最年轻的也就是骆诚那样,五十多奔六十了。
生病是难免的,子女又都不在身边。
村里有个年轻人大家伙心里都踏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