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4.0启动,超算启动,基因-表型-环境大数据启动,分离群/杂交组合模型启动。
第一批筛选出129种组合。
找全国各地农科院、农大、研究所找到样品进行杂交之后。
再使用智慧农业的高通量栽培加速技术,将这129种全部培育并按下快进键。
代价嘛,电费呼呼呼的涨。
唉,前面超算和试验耗材才是真贵呢,这点电费相比之下不算钱。
还有,依靠着强大的特殊菌群土壤,这些新品种土豆在生长过程种性项就表现的十分明显,长到一般就开始刷刷淘汰。
非常快速的进行筛选后,留下31种。
这一批土豆,是在原版大土豆的基础上,又打上了转录因子GLKs,重新分配光合产物到植物的生长点,强化了大土豆的生长速率和生物量积累。
光合作用效率大大增强,同等面积的叶片和时间,合成的糖分等有机质更多。
这是F1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