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文英还没来。
骆一航回忆了一下,回答道,“当时雇了一百个人。这活不累,拿个筐子进去摘就是了,一天就收完了。”
平均一个人收了五亩田的大豆花,当天连夜保鲜处理运去了东北。
听了骆一航的话。
文英组织了一下语言,建议道:“这次咱们不本地雇人了,联系几个农大,找学生来田间实践怎么样?本地农户一百人一天摘完,找学生的话,两百人应该也够了。”
“嗯?找劳动力么?不需要啊。”骆一航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文英听完就乐了,“他们可不是劳动力,虽然不用给工钱,但路费住宿可比雇人贵多了。”
“我是这样想的,大豆花粉异地应用毕竟是一项很少见,又很前沿的技术,想让学生们了解一下。另外我还打算顺便做个面试。您不会一直让我跟时娟两个人撑着吧。”
这倒是可行,育种研发部也该加人了。
“那你那边打算要几个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