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峡谷继续往前走一公里多一点,分出两条岔道,一条往北,一条往东南。
这里就是三岔沟。
骆一航一行人走上往北的那条,不多久就又上山了,这边比北山可难走多了,只有一条当年赶山人踩出来的小路,弯弯曲曲不说,好多地方还已经被藤蔓和杂草占据。
每到这时,老蒋就抄起长柄刀把那些乱七八糟的砍开。
三岔沟往北,翻上一座无名山的半山腰,从这里能直接穿到另外两座山的中间,两山夹一沟。
两边山上长满了桐梓树,故名桐梓沟。
这条沟先向上后向下,出口处突然阴凉,一片阴影挡住了阳光。
往上看,一座有着峭壁的高耸山崖,突兀矗立在面前。
悬崖上挂着一道瀑布,飞水砸进水潭,满则溢,冲出一条河道汩汩而向下将山路截断。
不知道哪朝哪代的先民在河上搭了一座石板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