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村子看着很富,穿村而过的时候,一排一排全是二三层的小楼配大院,还有几栋造型老现代的别墅。
强娃指着这路,又指着这房子闲聊着说:“这叫什么,这叫富的早,有老钱。”
“这村干啥的啊?”骆一航好奇问道。
“九十年代开大车搞运输,后来种果树开罐头厂,再后来开公司弄市政绿化造公园,啥来钱干啥。”
九十年代敢往外跑开大车的,有那个意识,有那个闯劲,难怪人家富。
哥俩聊几句天,从村子穿过去,进了这村的田地。
同样是一个苗圃,同样是强娃给供的种子农资之类。
强娃介绍的都是知根知底的人。
不过这家更大,足有80个育苗棚,做的也比袁双琦年头长多了,说是干了快二十年育种。
不过一直没挂牌子,也没取名,光靠着口口相传的老客户就能维持生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