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王桓的名气有多大,实力有多高,都不妨碍他们收王桓为学生。这只是给王桓一个镀金和增强背景实力的机会。就比如前几天某大学的一位学生破解了某个数学难题,拿到了数学界的至高荣誉,这不等于他就不需要老师了。
老师,一定程度上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代表着身份和人脉。
不止是华夏,全世界都是这样,光是学术界的人彼此抱团,就是一股很可怕的力量。因此像王桓这样前途无量的好苗子,曲明风和万希文肯定会千方百计将他收入自己门下。
……
诗歌大赛舞台上。
赵泽源见王桓说话还算得体,没了刚才那种欠揍的意思,点点头继续道:“你放心,既然你要继续跟我交流,我也不会倚老卖老。刚才第一场是我出的题,那么这一场我将出题的权力让给你。”
王桓想了一下:“这样吧,为了避免等下又产生纠纷。我建议抽签来决定谁出题。不过抽签不是我和你抽,而是我们五个人一起抽。我们请主持人准备五个纸团,四个纸团上面写着出题,一个纸团为空白。抽到空白的人就放弃出题的机会。这样就没必要找接下来每次都纠结谁出题的问题了。当然,若是我第一场交流就输了,以后的抽签自然作废。”
主持人思思微笑道:“王老师,这样的抽签形式,您有点吃亏的,请问您不介意吗?”
因为这么个抽签法,代表着王桓最多只有一次出题机会。
王桓摇头:“既然是我提出来的,那么我肯定没意见。”
既然王桓自己都同意。
赵泽源他们四人当然喜闻乐见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