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特别难受,麦客挣几个钱难啊,一亩地才2百块,都是辛苦钱。”
“我家就是开收割机的,现在的先进技术机器大部分地方的麦子,都能进去收割,有些平原一亩麦子甚至低到70一亩效率确实比人高,所以只有一些机器进不去的才用麦客,但是机器进不去的地那翻地肯定也不用机器,麦子成熟后地小,就怕卖掉麦子的钱都没有用麦客的价钱高,所以麦客已经被替代了,除非当地没有机器可用。”
“这是一个消亡却在历史中有着不灭痕迹的职业。”
“哎,这片土地上,麦子成熟了几千次。”
“现在依旧还是记得甘肃麦客来关中道割麦,50块钱一亩地,我婆中午一次做8个人的燃面场面依旧清晰。时代变了,不变的是那个时候回忆。”
“老家齐省,小时候最害怕收麦子,学校有专门的麦收假!用镰刀割麦子太受罪了,我娘一到收麦子的季节就害怕,感谢新时代。”
“小时候也看见有,十几二十岁的一些男孩,跟着老人从外省过来割稻子,休息的时候他们会哼歌,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好妈妈,印象深刻。”
“现在还能想起来,小时候放忙假的时候我们街道上,麦客,多滴很。”
“这节目太勾人回忆了.........”
.............
一片祥和的秋收画面过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