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后一部分,自然是战后的余生,针对性的翻了翻,这一部分也是未完成的部分。
将这一沓手稿装进文件夹,卫燃端起咖啡,趁着身旁的玛尔塔和对面的鬼子沟通的功夫陷入了沉思。
他是个历史学者,对面的夏漱石同样是个历史学者。
正因如此,他们二人对大阪师团的看法要清晰而且客观的多。
甚至可以说,他们二人或许比相当一部分鬼子对这支部队的看法都要更加的客观和公正。
无论网络上如何调侃,“只会做生意的大阪师团”终究也只是个绰号罢了。又或者说,太多人对这个绰号进行了曲解。
什么是做生意?
最好的例子莫过于穗穗,她就是个足够专业的生意人,衡量每一笔交易的成本、风险和利润,然后客观冷静的选择交易或取消交易,又或者为了达成交易,思考怎样规避过高的风险。
同样的道理,在二战时期,相比鬼子内部那些人均畜生动不动就要碎个玉或者万个岁的师团,大阪师团却要相对冷静的多。
它们几乎在用生意人的眼光对待每一场战斗,成本多少、利润多少、风险多大,能打肯定要打,打不过肯定要跑。玉碎?玩去吧!傻B才白白送死!
这就是大阪师团的生意,换言之,这是一支劲敌,头脑冷静真正在打仗的劲敌,这玩意儿的危险程度其实要远远高于那些疯狗师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