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塔西一时半刻的恐怕忙不完,卫燃索性重新坐下来拿起了那支佩剑,随后又从塔西的工作台上找到一个大号放大镜仔细的观察着。
从外观形制上,他唯一能看出来不对的地方,也只有护手和握把还有剑鞘的材质和已知的历史记载不符,以及剑身上的刻字在之前的历史记录里没有先例罢了。
如果不是出于对马修的父母的信任,以及清楚的知道对方根本没必要骗自己,他几乎会直接将这支佩剑归于赝品的行列。
也正是出于对马修父母的信任,也让他愈发觉得哪里说不上的别扭。
简言之,这支佩剑给他的感觉,就像是明明家里祖传的一盏老佛爷用过的饭碗,但底款写的却是“微波炉专用”差不多。
再次拔出修长漂亮的剑身,卫燃试着用指肚刮了刮刃口,厚实的触感证明刀刃并不锋利。
这倒也说得过去,毕竟这玩意儿并非格斗用的刺刀,反而是一种“礼器”,仅仅只是拿来象征身份用的“样子货”罢了。
可是谁会带这么一支样子货去南极?
在考虑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探讨一下二战德国是否人去过南极这个问题。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而且足足有三次。至少在卫燃知道的正统历史记载里,为了获取在二战时及其重要的鲸油和鲸脑油,早在二战之初的1938年到39年这段时间里,德国便第三次派出了探险队,占了挪威在南极的捕鲸站和部分“领土”。
至于之后之后自然是不了了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