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姓青年听这个丁姓太平军说这话,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接,于是就瞥了眼身边一个年纪和丁姓太平军仿佛的少年。这少年白面细眼,看着就有些阴郁,这时候正眉头微皱,嘴角轻抽。
这一行人正是咸丰和懿贵妃派出的信使荣禄和他的随员翁同龢以及他俩的仆从。
其中荣禄这个信差是懿贵妃提名的——他和懿贵妃毕竟有那么点关系,也认得婉贞,的确适合当信差去见罗雪岩。
而翁同龢现在还没考上状元,只是个举人,不久之前大清官铺子挥泪大甩卖,他爹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尹翁心存就抓住机会,替他买了个户部额外主事的虚职。
后来翁心存听说荣禄要去上海见罗雪岩,就推荐自己的儿子给荣禄“带路”——翁同龢是苏州府常熟县人,他家又是常熟大地主。翁心存留在家乡的三弟翁同爵已经卷了家里的浮财去上海买房买地了。所以翁同龢现在也算半个上海人了,正好给荣禄带个路,顺便去罗雪岩幕府瞧瞧
而翁同龢在和曾国藩麾下的苗沛霖商量出来的通过太平天国统治区的方案,则是化妆成商人,在苗沛霖的侄子苗长春的保护下,搭乘漕船直接从淮安府的清江浦去上海滩。
可是让翁同龢万万没想到的是,苗长春为他和荣禄安排的客舟居然被挂在了一条属于太平天国东王府的小火轮上。而且这条小火轮和其他几条属于太平天国东王府的货船上,还有一些穿着军服的太平军——真是装都懒得装啊!
这东南半壁现在到底变成什么样了?
翁同龢和荣禄正莫名惊诧的时候,一个满脸堆笑的白面书生已经和一条挂在小火轮后头的客舟的船头谈好了价钱,快步朝翁同龢和荣禄走了过来,一抱拳道:“仲华、声甫,已经谈好了.一共四间上房,只在扬州、苏州各停半日,五天就能到上海。”
翁同龢皱起眉头问:“不衰兄,这一路没问题吧?”
这个白面书生就是苗沛霖的侄子苗长春,“不衰”是他的字。
苗长春摆摆手,笑道:“放心吧都安排好了,绝对不会有问题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