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笛长鸣时,罗新华立正敬礼。舰桥上的水手拉动旗绳,太平天国的赤底金龙旗升到桅顶。罗耀国望着军舰犁开江水的白浪,忽然对妻子低语:“等新华和幼天王一起回来,我和杨秀清之间的斗争应该就能结束了……东王总该明白,这世道早不是舞刀弄枪跳大神的世道了。”
1874年春,佐世保军港海风呼啸。
杨秀清扶着“扶桑号”冰凉的铁甲舰艏护板,身后跟着真约神道宫祭主楠木稻子、军备所司锅岛直大、海军所司岛津忠义等人。承天亲王杨承天躬身递上清单:“英国阿姆斯特朗厂的专家英格尔斯先生负责督造,标准排水量3800吨。主装甲带厚230毫米,四门240毫米克虏伯主炮……”
“航速?”杨秀清打断他。
“还没有开始试航,不过英格尔斯先生说,起码能跑……十二节。”锅岛直大声音发虚。
杨秀清皱眉:“罗耀国的江南厂所造的商船都能跑十二节”
众人噤若寒蝉。郑永宁忙打圆场:“此舰装甲之厚,足挡镇远级铁甲舰(太平天国的第二代‘三远舰’)炮火!”
杨秀清不置可否,转头问楠木稻子:“派给日本的天恩米筹得如何?”
女人额角沁出冷汗:“已、已收得三万吨……余下十二万吨秋前必齐。”
她不敢说其中十万吨要靠真约神道宫掏出老底子去美国向加州粮商采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