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琰和马宝才站在他身后,沉默地望着不远处货运码头的景象。几千吨的散装货轮“渤海号”正停靠在泊位上,几十个码头工人排成长队,踩着颤巍巍的跳板,将一包包沉甸甸的货物扛上船舱。他们的背脊弯成弓形,汗水浸透了粗布短褂,每走一步,跳板就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马宝才盯着一个格外瘦小的身影——那是个半大孩子,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肩上却压着比他体型还大的麻袋。他的双腿明显在发抖,却还是咬着牙,一步一步往前挪。
“老师……”马宝才终于忍不住上前,低声道,“劳工问题、土地兼并……这些事,咱们是不是该……”
罗耀国抬起手,打断了他的话。他的目光依旧停留在那些工人身上,声音却出奇地平静:
“宝才,你知道吗?原来更糟糕……更糟十倍。”
马宝才一愣:“什么?”
罗耀国指了指远处的工人:“如果不是我们,他们当中有一半人现在根本不会存在,剩下的也只会是文盲,”
他转过身,眼神当中不但没有愤怒,反而有些欣慰:“现在他们有契约,能认字,敢讨价还价——这就是进步。”
王琰连忙附和:“是啊!左大帅定的规矩虽然执行不严,但至少工人都知道什么是‘该有的’!”
马宝才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却见罗耀国抬手指向“渤海号”货轮的烟囱——上面漆着一行醒目的英文:“加州轮船公司”。
“看到吗?”罗耀国轻声道,“这些货是卖去美利坚的。如果没有这些外部的市场,没有新大陆吸纳移民,关内的矛盾早就炸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