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在他的笔记本里写道:“在南洋,人和人之间的差距要远比在欧洲更大.”
马车驶入双溪巴辖镇时,街边铁匠铺正给新铸的劈山炮管淬火。穿短打的伙计抡锤敲打还没有完成的铁质农具,铺门两侧白灰墙上刷着血红标语:“既要农具,也要枪炮。”
镇上的小学堂里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读的却是《三字经》和《千字文》。
“停车!”薛荣樾突然敲打车顶。他指着镇外两座隔河相望的村庄:东岸青砖瓦房鳞次栉比,晒谷场堆满麻袋;西岸茅草屋歪斜如醉汉,晾衣绳上飘着破布。
侨领的文明杖重重戳进泥地:“东边是陈家村,住的都是闽南人,一千五百亩水田养活着五十户人家,家家都有够吃一年的存粮。西边的马来村,去年竟然饿死了七个人,有十八户人家卖了地!最多再过三年,陈家村就会吞了马来村”
摩尔顺着杖尖望去,只看见河滩上倒扣着锈成红褐色的犁头。几个马来青年蹲在岸边磨柴刀,他们看了看对面陈家村的农夫们背着的枪,只好拎着刀子钻进了树林。
就在这时,北面山麓突然腾起三道狼烟。薛荣樾脸色骤变:“是十八里外的黄家村,又被柔佛苏丹煽动起来的马来人冲了!”
狼烟一起,镇子上教堂的钟声随即就“当当”响了起来——这就是命令!
镇子上的小商人和手艺人,全都放下了手里的活计,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了从印度走私来的褐贝斯洋枪,飞奔到真约派教堂前的空地集合。
镇上的小学校长,一个黄白混血的三十多岁的拥有英国国籍的女士,也捧着圣经奔了出来——她可是个圣公宗的信徒,可以站在公正、中立的立场上向柔佛苏丹的保护人,英国海峡殖民地汇报冲突的“真相”!
而在新加坡城,自有金发碧眼的英国律师为华人移民叫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