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来,成本可就超标了。
哪怕现在是央视在拍摄纪录片,苏阳也从没想过要干赔本生意,毕竟出摊的利润都是要用来做公益事业的。
不光要让食客吃得好,同时也得赚到钱才行。
水产类的食材这些足矣,总共八样。
这些食材苏阳都不急着带走,而是让水产商先帮养着,毕竟是晚上八点才出摊,而这些水产处理起来也并不麻烦。
除此之外,苏阳还让曹厂长帮忙订购了三花趾(牛腱,牛的前腿肌腱肉)、肥牛、粉肠、梅花肉。
剩余的菜则是有:响铃卷、依阳油条、虫草花、鸡枞菌、枸杞菜、茼蒿、淮山。
苏阳原本想要准备更多,但估算了一下成本,到这也就差不多了。
虽然其中有些食材食客们可能并不能吃,就比方说有些人会对淮山过敏,但这问题也并不需要担心,毕竟今天还是跟昨天一样,食客能够自己选择食材。
依旧是几选几的形式。
通过昨天的实践,苏阳发现这样的效果非常好,不光食客们的选择更加自由,也能够拉近陌生食客们的距离。
那样热闹、和谐的场景,光是看着就让人内心舒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