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家。”
“之前黄豆麦子这些粮食怎么种的?”圣帝指着一块麦田问道。
“单种啊。”宇文柔莫名其妙:“不然还怎样?”
“混播套作呗。”圣帝悠悠道。
宇文柔驳斥道:“粮食大计,容不得游戏。臣只见过蔓菁混麻,黍混桑,没见过别的。”
“不。”圣帝确信道:“蔓菁可以混麻,黍能混桑,别的为什么不能?”
“那圣君说说,怎么混?”
圣帝一时也解释不清,但前世见闻过小麦和玉米套,玉米和黄豆套,各式花样。
但太复杂。从苗行距、地宽、株距、作物比、套种时间到上年休耕、轮作、施肥点、水文、地湿、地性,要讲究的太多了。不种个十年八年的地,恐怕难以掌握。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化肥普遍,但在小农单位依然存在亩产差距巨大的现象。改开前同样数量的土地,有的家庭能养活十几口,有的绝了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