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8章 议庙(一) (6 / 8)

作者:控制变量法 最后更新:2025/7/8 6:50:28
        政治早有公论——“礼叙尊尊,不叙亲亲。”

        孝悌?还有比维护统治还高的孝道?对于皇帝,大罪三千,罪莫大于亡国灭种毁庙。

        所以议庙合理合法,李某也不怯于和朝廷辩经并自信有能力舌战群儒获胜。李溪等人也知道,故而很配合的大胆去做。但李溪不清楚圣人议庙的目的。为了整顿太庙、迁人还是惩前毖后?

        如果只是前者,干就完了。可若是还要惩戒,事情就难办了。

        比如独夫、民贼。

        《尚书》和孟儒称纣为独夫,将摧毁殷商称为革其命、斩其首——“未闻弑君,但闻诛一夫。”圣人将他老子称为独夫,将咸通朝骂为:“我有今日实在是独夫之过,罪在公卿与皇考!”

        但——何谓独夫?经学没有明确定义。

        再比如李旦,说他有罪也对,但也会有很多人异议。众口悠悠,各有视角,意见很难统一。

        “若只是修九庙,按亲尽迁人即可,庙号、谥号可以不改。”李溪提议道:“如果兼具惩罚,世系以外的可以严惩。世系以内,臣等象征性处理一下即可。恶谥者平谥,平谥者美谥。戾帝这类就算了,于陛下名声不好。”

        “够了。”李皇帝既然敢干,哪会委曲求全:“此番既为修九庙,也为惩罚。周宣王作为厉王的儿子,也不避讳父亲的罪孽。灵帝几倾汉室,少帝和献帝也不遮掩。鲁幽公、郑幽公、晋幽公、楚幽王、赵幽缪王、齐厉、卫灵…………这是为了什么?”

        “警告后人,不要犯他们的罪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