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源站在村口槐树下,和几个军将商量路线。
“不能走灵宝山道。”杨守宗皱眉道:“汴人快如雷霆,许已有偏师潜入灵宝道抢占军寨。而且路不好走,遇到隘口得舍弃许多财货。”
“要么向北过河,走风陵渡入关。要么向南,绕朱阳趋潼关。”史俨提议道。
“不行。北道全是平原,若是被骑军追杀,太过危险。”
北道肯定不能走。
且不说地形,河中王氏父子是敌是友还难说呢。大顺年河东被朝廷讨伐,这个“盟友”就中立。在李嗣源眼里,已有墙头草前科。这次强敌压境,万一人家瞅准机会灭了自己这支征粮队,与朱温连成一片,你入长安,我攻太原,怎么办?
退回绛州乃至王屋山更不可能。首先李克用的命令摆在那,李嗣源就不敢同意,其次大伙冒雪出征,什么功劳赏赐没捞到抢了几天泥腿子就开溜?
“那就走南道,山地纵横,还有鸿胪水迟滞汴贼。”
“鸿胪水可上冻了?”
“暂没有。”
“南道……”李嗣源反复观察着地形图,道:“相对安全些,但山谷多,也快不起来。有王师出关接应最好。也不知圣人到潼关没有。也罢,就走南道。这一片地形复杂,有腾挪余地。马军无用武之地,步兵敢追来,就找个形胜之地灭了他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