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大帐内正跪着两个灰头土脸的武夫——制胜军使朱友让,武德军使刘知俊。屁股撅得极高,额头紧贴地板。一大早,领受任务的他俩对三关寨发起试探性进攻,对方反击异常凶猛,死了三百余战士连寨门都没摸到。
“起来吧。”朱温没责怪两人。
他在巢军时攻过潼关,彼时张承范等两万人守关,数十万巢军正面围攻不下,是他和林言潜入禁谷配合黄王前后夹攻,才得以入关。这一片北起河、南接群峰的要塞有多难打,他最清楚。
“守军意志怎么样?”朱温翻看着卷宗,问道。
“坚韧。”刘知俊言简意赅。关中人守潼关,有他家乡百姓协防徐州的感觉。根本不需军人监督,男女老少自己就很积极。
“王从训……”朱温默念着这个名字,快速进奏院整理的资料:“此人乱军出身,曾鼓动士卒,欲劫皇宫。其跋扈至此,如何会忠诚王事?司马勘武也是贼胚,没被灭族便是侥幸,怎么还用他守潼关城这种要害之地。”
要么圣人蠢,要么就是这几个人确实被圣人拿捏住了,因种种缘故成了替死鬼。认真考虑了一会,朱温吩咐道:“不妨写一封书信,卑辞厚款换王从训献关。告诉他,只要肯归顺,衙内诸军任他挑选一军,并遥领节度使。若真是个改恶从善的豪杰,埋没在长安,着实可惜。”
“其他两个守将司马勘武、王绍戎也劝一下。”他追加了一句。
敬翔摇头失笑。
大王真的是不择手段,王贼既被安在那个位子上,必有理由啊。何况禁军制度大改,教练使、都虞候、正将三司分权。王从训即便肯献关,手下军士听不听他的还是一回事。相比之下,被士卒献功的可能性更大。唉,大王太轻视圣人了。
圣人其实已经证明过自己了。他能扳倒中官,靠的不仅仅皇帝身份,更有过人的长袖善舞。到后来岐邠火拼,亦非常狡猾,趁机撕下王行瑜一口肉,初步建立威信。随之而来的战争,并在渼陂泽大败乱军近四万众,更证明了他临危应变的能力。能屈能伸,各种情绪收放自如,独裁内外军政。这个被李振评价为“尤为凶险”的李氏小子,真有那么好对付么。一个血洗宫廷而言自若的皇帝,凭什么认为他好拿捏?以年龄取人,非智者所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